严格为省属企业定界限、划重点,山东新一轮国企改革突出强与专
发布日期:2024/4/11 11:51:12
浏览次数:
点赞数:
收藏数:
关注数:
【赞一个】 【举报】 【收藏】 【关注】
严格为省属企业定界限、划重点,山东新一轮国企改革突出强与专
半岛都市报
风口财经记者 白菊
今年是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新一轮国企改革大潮中,省属企业怎么干?山东进一步划出重点。
近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山东省省属企业主责主业管理办法》(简称《办法》),推动省属企业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
与《关于进一步加强省属企业主业管理工作的意见》相比,《办法》有何新看点?对于省属企业多了哪些新要求?对此,风口财经记者对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博士进行了专访。
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博士
从《意见》到《办法》,管理更精细
2020年至2022年,国有企业实施了一场历时3年的改革行动。去年开始,新一轮的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乘势而上,鲜明导向就是要突出做强做专,绝不盲目求大。
根据山东印发的《办法》,主责,是指企业的战略定位、重要使命、核心功能和重大责任;主业,是指企业按照主责要求开展,并经国资监管机构核定的主要经营业务。
早在2019年1月,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就曾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省属企业主业管理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朱克力认为,相较于《意见》,最新出台的《办法》在表述和内容上有显著的深化和细化。
一是制度层面,《办法》构建了更为系统和完整的主责主业管理体系,包括主责、主业、拟培育主业的确立原则、核定标准、核定程序、日常管理、动态调整、考核评价以及责任追究等方面,形成了一套闭环管理机制。
二是标准更具体化,《办法》对主业数量、资产规模、营收利润占比等具体指标进行了明确量化,增加了对拟培育主业设定培育期限和达标标准的规定,并强调了对主业目录、企业名录的精准管理。
三是管理更精细化,在原有意见基础上,《办法》强调了对主业的动态监测、跟踪管理和统计分析,建立了全流程闭环管控体系,并将主责主业管理纳入国资监管信息系统,实现了信息化手段的强化监管。
四是责任落实与奖惩机制,《办法》进一步明确了省国资委与省属企业在主责主业管理上的各自责任,强化了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建设,建立了主责主业管理责任追究机制,并将主责主业管理与企业经营业绩考核直接挂钩,提出了具体的激励和约束措施。
强调“主责主业”,出于五方面考量
“部分省属企业涉足领域广泛,可能导致资源分散、主业不突出,难以形成集约化和规模化效应,影响整体竞争力的提升。”此外,朱克力表示,还可能存在非主业投资过大、主业投资不足等现象,不仅降低了国有资本的配置效率,也削弱了企业对核心业务的专注度和创新能力。
在他看来,目前山东部分省属企业存在产业布局分散、资源配置不合理、主业培育不足、经营活动偏离主责主业内部管控不严等问题。
《办法》第十五条提到,省属企业应严格限定主业、拟培育主业的内涵和范围,严禁泛化主业、偏离主业发展;严格区分产业投资布局与业务场景应用边界,严禁无关多元、过度延伸低端产业链;严格把握主业与生产经营辅助性业务的关系,坚持独立经营核算,严禁违规转移利润。
朱克力认为,在新一轮国企改革中,山东强调“聚焦主责主业”主要出于五方面的考量:
一是提升国有资本效率。聚焦主责主业有助于国有资本更高效地投入到关键领域和优势产业,提高资本回报率,推动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增强核心竞争力。集中力量发展主业,可以使企业在特定领域内积累更多的技术和市场优势,形成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三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通过调整和优化国有企业的产业结构,使之更符合国家和地方的产业发展战略,服务于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和新旧动能转换。四是防范经营风险。防止企业盲目多元化扩张带来的潜在风险,保证国有资本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五是履行社会责任。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聚焦主责主业有助于更好地履行公共服务、保障民生、支撑国家战略实施等社会责任。
“因此,对‘主责主业’的要求除了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省级战略部署外,还要体现出企业独特的竞争优势,体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能够通过专业化的整合与培育,持续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他补充说,同时,企业还需建立健全主业管理机制,确保主责主业得到有效落实,并对不符合主业要求的非主业业务进行合理的分类管理和处置。
八次提到“整合”,设定完成时限
记者注意到,在《办法》全文中, “整合”一词出现了八次。
如,在省属企业履行主责主业管理的主体责任方面,要求“对存量业务实施专业化整合与协同发展”;
在监督管理方面,要求“省属企业应对现有存量资产进行全面梳理,组织实施专业化整合,制定优化整合方案,明确整合的目标、措施和完成时限(原则上两年完成)”;
省属企业对主业、拟培育主业之外的业务进行分类管理的情形中,包括“符合专业化整合要求、与其他省属企业业务能够产生协同效应的,应统筹优化整合到其他优势企业”。
文件之外,关于省属企业的专业化整合重组,在近期山东的多个重要会议上也被频频提及。今年3月21日的全省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专题推进会上提到,2024年山东省国资委要推进省属企业深化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
在企业之间,对技术相似、业务雷同、有重复投资现象的领域,以优势企业和主业企业为主体,加大“合并同类、整合关联”的力度。在企业内部,推进产业相近、业务趋同权属企业的整合,具备条件的要积极探索推行“一企一业、一业一企”。
实际上,近几年,专业化整合已经成为山东国企改革在优化国有资源配置过程中的重要抓手,一批具有行业领先地位、增强核心功能的专业化企业正在显现。
一方面是将主业相近的企业“强强联合”,推动优质资源向优势企业、企业主业集中,夯实传统优势产业。
在煤炭生产领域,山东能源集团和兖矿集团于2020年联合重组,跃居2023年《财富》世界500强第72位,增强了在行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和话语权。
在注重基础性、保障性、公共性等传统领域资源整合优化的同时,关系未来长远发展、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整合项目呈现快速持续上升态势。
去年年底,山东国投与国电投核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加码核电新领域赛道,围绕核电项目开发、核能综合利用等方面开展全方位深入合作。
在重要会议频频点名“专业化整合”的背景下,《意见》对省属企业内部的专业化整合划定了时间线,省属企业的专业化整合将成为接下来山东国企改革的一大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