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到底是什么意思?
来源:E网赢 日期:2021/7/18 8:18:08 浏览次数: 我要收藏
“格物”到底是什么意思?
“格物”到底是什么意思?
但凡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人,都知道一个词叫“格物致知”。但是,现代大多数人,包括我们的一些教科书上,其实都误解了“格物”的真正含义。
注意,“格物”不是研究事物外在的道理!
“格物”一词出自《大学》,原文是:“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翻译过来就是,想要获得知识,就要研究事物的原理。知道了事物的原理,你的意念才能诚实。意念诚实了,你才能心正,心正了,你才能提高自身的修养。自身修养提高了,你就能整顿好家庭,整顿好家庭你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了,你就能让天下太平。
现在,我们很多人根据这句话加以发挥,说:“你看,我们的祖先也强调要让我们研究事物的原理。这其实是一种科学的思想啊!”
你要是这么认为这句话,那可是大错特错了。
我们来看看“格物”究竟在历史上是怎么解释的。对这一词解释的集大成者,对后世影响最深的人应该算是朱熹。
宋明理学的“格物”其实是磨练自己的心志
但朱熹的格物思想,其实来自于程颐。程颐曾经解释:
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其理而已矣。穷其理,然后足以致知。欲思格物,则固已近于道矣,以收其心而不放也。
格的意思是穷尽,物其实就是事物的道理。所谓“格物”其实就是研究事物的道理。注意后面的话!研究事物的道理,不是说让你研究机器是怎么运转的,太阳为什么从东边升起,而是“以收其心而不放也”。也就是说,研究的其实是如何让自己的心不向外攀缘(借用一个佛教的词语,宋明理学一方面反对佛老,一方面又偷用其中的概念,我们要多加注意)。
钱穆
钱穆认为,程颐的意思是要通过格物来达成“敬之功夫”。程颐后来还说,你要了解了万物之理,你就自然有“豁然有觉处”。也就是豁然开朗的意思。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来,程颐的意思其实是通过格外物来磨练自己的心智。
后来,朱熹将这一思想发扬光大。
朱熹说:“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
这句话其实在解释一个困惑,就是世界上有那么多事物,你把一个研究透彻了,你就能体会到世界上的普遍真理么?朱熹给出的既是是,天下虽然理有很多,但是只要你研究多了,你终有一天会发现所有事物的普遍真理。因为天下的事情,“千头万绪,终归一理”。
有人于是说,这不是典型的“唯心主义”么。没错,宋明理学的确是“唯心主义”。但是,这个唯心主义,可不是自我欺骗!
如何通过“格物”来让自己孝顺
宋明理学是希望通过研究外物,来改善自己的内心。其实,朱熹所谓的格物,其实是要我们了解人类所要遵奉的道德品行,其实朱熹的“格物”是伦理学意涵上的。
朱熹告诉我们,格物要从“本领上理会”,这个本领就是本质。
那怎么通过格物来领会人的道德品行呢?朱熹为我们举了例子。朱熹说(这里不援引原文了),比如我们都知道,小辈要孝顺父母,父母要对自己的孩子慈爱。
可是,为什么要孝顺父母,父母为什么要对我慈爱呢?我们大部分人其实并不知道,很多人其实只是一种习惯性的孝,因为看到别人对父母孝,自己就觉得应该也对父母孝。如果自己不对父母孝,那么就会被别人痛骂。
其实,这样的约束力有时候会变得非常微弱。比如,我们知道一句话叫“久病床前无孝子”。前一阵子我还看到一个视频,一个老人因为得了老年痴呆,已经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排泄。经常是排泄之后,将裤子弄脏。照顾他的儿子终于有一天大怒,不停的打他的父亲。
老人被儿子打伤的新闻
后来记者采访他,他说,你们无法体会几年来,每天都要不停的给他换裤子。因为照顾父亲,自己的工作都丢了。一家子生活得特别艰难。这个儿子,还觉得自己有理,觉得自己不是不孝,而是没办法再孝顺下去了。这时候,其实这个儿子的孝只是一种外在的约束,而不是内心真的特别认同这个孝。
朱熹其实告诉我们,孝要从内心建立起来。那么怎么建立呢?就需要格物。格什么?我们且看:
如宣王因见牛发不忍之心,便就此扩充,直到无一物不被其泽,方定致与格,只是推致穷格到尽处。凡人各有个见识,不可谓他全不知,如孩提之童知爱其亲,长知敬其兄,以至善恶是非之际,亦甚分晓。但不推致充广,故其见识终只如此。
朱熹引用了《孟子》里面的一个故事,齐宣王见到一个佣人牵着牛要去屠杀,齐宣王就动了恻隐之心,觉得这太残忍了。朱熹告诉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有不忍之心。我们要通过这一点,去不断的扩大。你看到一头牛,不忍他被杀,那么你就应该意识到,你连一头牛都舍不得,那是因为它也是一条生命。那么,每个生命的成长,其实都要被别的生命呵护。就如同一个孩子,他之所以能够长大,都是父母的爱,或者兄长的照顾所促成的。所以,你要爱自己的父母,要对他们孝。
这其实就是朱熹所说的,“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
所以,朱熹的“格物”其实就是明此心,让自己的心获得伦理上刻骨的真知。用西方哲学家康德的话说,就是出现一种“道德律”,让它内在的约束你。
至于我们现在很多人曲解的格物其实是科学的研究器物的道理,根本就没有出现。按照冯友兰的说法,我们中国哲学压根就没有出现认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