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刘晓春:银行要为“走出去”企业提供金融能力
图为浙商银行行长刘晓春。 李晨韵 摄
中新网杭州6月18日电(林波 胡亦心)“面对企业走向国际化所遇到的问题,银行需要思考的不仅是融资与降低风险门槛的问题,更多的是思考如何为企业提供金融能力。”6月18日,浙商银行行长刘晓春在2017丝路国际联盟大会“资金融通与贸易畅通”分论坛上,从银行的角度阐述了对企业“走出去”的思考。
自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愿景以来,已先后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一带一路”的“朋友圈”正在不断扩大,成效惠及世界。
刘晓春表示:“无论是企业走向‘一带一路’,还是在国内的经营上,资金融通并不等于贸易畅通。”
刘晓春分析称,自2005年7月废除原来人民币盯住单一美元的汇率政策后,“许多企业感到迷茫,不知道怎么进行生产经营的安排,这也导致一些企业走向了房地产、期货和金融。”
与此同时,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趋势中,企业如何应对国际化风险也成为一个难题。
“所以我们说要为企业提供金融能力,这个能力不是鼓励企业搞金融业务。而是指企业要用金融的理念、方法、工具来管理它的资产负债表,或者来进行内部的管理。”刘晓春解释道。
在此前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中国宣布将追加提供总值1360亿多美元的融资,用于支持“一带一路”倡议相关的基础设施项目。
刘晓春建议,企业投资“一带一路”项目,可以从丝路基金、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和资本市场等途径获取资金,“但如何运用融到的资本,如何利用资本提高内部效率都是实践中遇到的难题。”
“所以在我看来,金融的创新,是要思考为走出去的企业提供金融能力和金融工具,以此来提升管理企业内部资金效率。”刘晓春表示,这会帮助企业更有效地运用融通到的资金。
据悉,本次2017丝路国际联盟大会由国际金融论坛(IFF)主办,丝路国际联盟与中国新闻社联合主办,由中国新闻网提供独家网络支持,国是论坛提供议题支持。大会以“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为主题,联合“一带一路”沿线和周边国家前政要、专家学者、金融机构、企业领袖等,希望通过“共商、共建、共赢”的丝路精神,共同构建丝路国际化、市场化、民间化的战略合作与对话机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