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腾讯创始人之一的张志东为《教训:互联网创业必须避免的八大误区》的寄语,“腾讯网科技频道对10多位一线创业者进行采访,把他们的反思集结成册,这是很有意义的事情,真实和坦诚的反思最能给人启发,这个小册子值得细读。”
在创业的道路上,适时地读读别人创业的经历与反思,对于自己的创业无疑是重要的,可以提醒自己,有哪些坑是前人已经跌过而自己无需再跌,有哪些迷茫与彷徨也曾经困扰他们又是如何解脱,修正自己的创业之路并增添新的勇气与动力。
《教训:互联网创业必须避免的八大误区》总结出的互联网创业八大误区分别是:
1.盲目照搬国外模式,忽视国情不接地气
比如从美国硅谷拷贝回来的搜索、社交、分享经济等,有成功的如百度、微博,但更多的是失败的,因为中美国情很不相同,像微博今天与twitter差异化越来越大;
2.自己定义的不一定是真需求
比如上门洗车、上门美甲等;
3.曾经的经验是财富也可能是“包袱”
比如在电商领域内,技术出身的往往爱建平台,却忽视了平台不是技术而是一个生态体系;
4.环境巨变固步自封出危机
尤其是在日新月异的互联网领域,一个月不更新可能就有问题;
5.大规模转型风险高
有的时候需要壮士断腕,那是逼的,但更多的时候是小步试错,循序渐进;
6.快速成长下的过度膨胀和管理失控
不管是互联网还是传统企业,最终的成长都是靠管理,这一点并无二致;
7.“兄弟义气”埋下内讧隐患
创始人的分裂无疑是创业公司最大的伤痛;
8.过于依赖合作的模式尽早出问题
特别是只抱着一个粗腿的时候。
这八大教训中,前5个是经营层面的教训,后3个是管理层面的教训。
经营是关键,而管理是保障,所有的经营最后都会深化为管理,这也是创业者从单打独斗到集体创业再变成大型公司的一般道路。
我接触的对象更多的是农村互联网创业者,而且高度集中在农村电商和农产品微商领域。所以,我对上述八条教训更看重第一条和后三条,因为对于涉农的创业者而言,更多的是模仿和亦步亦趋。
首先说盲目照搬国外模式,岂止书中介绍的爱日租这样的短租网站在国内不好过活,还有大量的生鲜电商举步维艰。
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当国内的生鲜不约而同地走向资本扩张的道路,企图以迅速的规模扩大来降低成本、换来盈利时,B2C电商的美国“老祖宗”亚马逊却让旗下的生鲜电商在一个城市“蜗居”了有十年之久,迟迟不见大举扩张,一直在进行所谓的模式测试。
显然,生鲜电商不是好玩的,仅仅看一个表皮,不深究商业的内在逻辑和实现路径,那最终的结局就是跑得越快,跌得越惨。大的生鲜电商尚且如此,而一批中小电商甚至是创业者又在模仿这些并不成熟的模板,最终的结局是可以想象的。
所以,现在交给涉农电商的任务是,如何更接地气,农味更重一些。
如果顺便再延伸说一句,则亚马逊在美国独步天下,到了中国却一直不温不火,关键一点还是对中国国情不熟悉,特别是对中国消费者缺乏了解,其网站从页面设置到商品简介到购买流程再到客户沟通等方面,与淘宝为代表的中国网站还是有明显差异,这让消费者不是感到了新奇,而是难以适应,所以其在中国电商界的地位尴尬也就可以想象。
那么对于后三条的管理层面,许多创业已经有一定规模的团队尤其需要注意,保持团队的稳定和行进的稳健十分重要。
首先,团队成员定名分。
随着业务的增长,就要区分“君臣”,核心创始人的地位必须明确,而且要体现在股份比例、决策权等方面,对外的形象展示也应突出核心创始人。就像阿里巴巴,今天抛头露面的就是马云;京东整天出来讲的也就是刘强东,其他联合创始人都要适当后靠。
其次,利益问题要“先小人后君子”。
权力分配、退出规则、矛盾解决等常见问题一开始就要明确,最好的状态是好合好散事业长存,较好的状态是生意不成仁义在,最糟糕的是反目成仇分崩离析。但可惜的是,这一方面出问题太多。
第三,绝对不能犯“大头病”。
刚走了几步就想跑,被鼓励了几句就飘飘然,没有投资之前倒还稳健,一拿了钱就折腾,结局往往是盲目扩张,低质无效,适得其反。凡客诚品可谓这方面的极端案例,一个有着良好口碑的自营垂直电商,却在大家的称赞和资本的刺激下做起了综合电商平台的美梦,结局让人唏嘘,教训值得深刻借鉴。
最后想说的是,创业如果是一场修行,则一定充满反思与反复,但只要前进的脚步不停歇,最终会像曲折的河流一样终归大海,否则就可能成为消失在沙漠的内陆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