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E网赢 日期:2017/10/21 13:54:32 浏览次数: 我要收藏
“共享+”,这把火能烧多久?
来源:福建日报
< bgcolor="#efefef">4日,在福州东百元洪城,一位消费者在租借共享充电宝。
4日,在福州地铁茶亭站,一位消费者查看共享雨伞的租借方式。
6日,在福州稻田创业小镇,一位消费者用完共享电动汽车后,正在给车充电。
从“我”变成“我们” 颠覆传统消费模式
夏日午后突如其来的阵雨,常常让忘记带伞的陈琳措手不及。不过,最近她发现,在福州屏山、东街口、南门兜、茶亭等地铁站里出现了一批共享雨伞,只要30元押金,就可以免费使用7天。这对于习惯“单车+地铁”出行的陈琳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陈琳的家和工作单位都在福州台江区,以前每天步行上班需要20分钟,骑上共享单车后,只需不到10分钟便可到单位。“原本,我还想买辆车。如今,到处是共享单车,不仅租金便宜,而且还不用考虑后期的维护、停放等问题,真是太方便了!”陈琳告诉记者,身边的共享产品越来越多,“共享+”的消费模式实实在在地改变了她的消费观。
有一次,陈琳与朋友相约在万宝商圈附近吃饭,手机电量告警。商家告诉她,店外有共享充电宝,芝麻信用分在600分以上可免押金,使用第一个小时免费,之后每小时收费1元,全天24小时封顶也只需要10元。那一天,她很兴奋地把自己使用共享充电宝的照片发到了朋友圈,直呼“共享生活真好”。共享购 http://www.gongxianggou.com
陈琳说,共享的生活方式让自己减少了购买新产品的欲望,而且大家共享一件产品,也提高了产品本身的使用率,是一种非常环保、低碳的生活方式。
与陈琳一样,王威也是“共享+”消费模式的支持者。每周六,王威都会从福州晋安区稻田创业小镇的共享汽车网点,用手机租一辆电动汽车,走三环回贵安新家,用时只需25分钟。第二天,他回稻田创业小镇还车。“共享电动汽车每小时租金18元,一天封顶140元,比打车便宜,比坐公交车省时,还不花油钱,真是又环保又高效。”他说。
与传统的消费模式不同,共享的生活方式把物品的使用者从“我”变成了“我们”,不强调对物的所有权,主张“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它大大提高了物品的使用率,降低闲置率。对此,福州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甘满堂认为,“共享+”的消费模式是对传统消费模式的一场革新,今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消费品加入共享行列,而其使用费用将是低廉甚至无偿的,这有利于节约社会资源,降低人们的生活成本,社会各界都将从中获益。
物品需求不同 “共享+”冷热不均
作为一种新型消费模式,共享产品正被越来越多消费者关注。然而,市场对共享产品的反应也是冷热不一。
记者通过现场直击、网络交流、电话采访三种渠道,访问了数十位消费者。调查发现,消费者对共享单车的使用频率较高,而共享汽车由于刚刚兴起,又有借还车网点限制,使用者不如共享单车那样多。至于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共享篮球、共享衣橱等共享产品,使用过的消费者更少。
7月3日上午,在福州茶亭地铁站,记者见到,租借机内摆放着35把“魔力伞”,另有10多把伞已被借走。地铁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是福州地铁与“魔力伞”企业推出的一项惠民举措,主要是针对市民的不时之需。
消费者对共享雨伞的态度明显两极分化。网友“古文观止1706”说:“挺好的,不然每次下雨就买伞,我家的伞几辈子都用不完。”网友“黑暗森林里的小蟲”则表示,不看好共享雨伞的前景,雨伞只在下雨天有用,总体使用机会不多。
在福州东百元洪城共享充电宝机柜前,记者看到,陆续有市民路过,但只有一两位顾客取用共享充电宝,且都是即充即还。正在给手机充电的陈小姐告诉记者,共享充电宝不像共享单车那样随处可见,为归还充电宝还要专程再跑一趟,有点麻烦。
对于共享衣橱,大部分受访者则表示,与他人交换衣服穿的做法目前在观念上难以接受,也担心衣服的卫生。
与之相反,共享单车作为刚需,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摩拜单车创始人胡玮炜表示,自去年4月22日正式推出以来,摩拜单车在过去14个月中实现了快速增长,目前已走进了130个城市,每天有2000万人在骑摩拜的自行车。
至于共享汽车,目前在福州运营的有两家,一家是总部位于泉州的嗒嗒用车,其在福州大学城设立了10多个网点,另一家是福州本土企业——福州优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布局福州市区。
福州优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何志明告诉记者,今年4月“优驰出行”品牌入驻福州,目前已有注册会员7000余人,租还车网点30余处,车辆的平均使用率在35%左右。
推广绿色理念 避免过度共享
“共享+”消费模式风生水起的同时,其在个人信息安全保护、资源合理配置、社会信用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也开始逐渐显露出来。例如消费者使用智能手机共享产品,容易因数据上传而泄露个人隐私;雨伞、充电宝、衣物等物品损坏率较高,容易造成大量破损物堆积浪费;共享单车在一些热点城市则已经出现过度投放现象,导致大量共享单车在街头闲置,造成另一种浪费。
尽管如此,“共享+”的消费模式还是受到了环保志愿者的肯定。省环保志愿者协会常务副会长李良表示,许多环保志愿者对“共享+”的消费模式非常赞赏,也愿意积极推广这种绿色消费方式。他希望能与相关企业联系,一起合作开展共享活动。比如,环保志愿者中有几千名环卫工人,他们分布在大街小巷,可以对使用共享单车的不良行为进行监督。
对于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共享衣橱等目前尚不被看好的“共享+”消费模式,李良认为,这主要是认识问题,目前大部分人还没有认识到共享对环境、对自身的好处,这既需要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引导,也需要环保志愿者的身体力行和带动推广。
“事实上,图书馆、公交车也是一种共享,只是没有明确这个概念罢了。”省环保志愿者协会专职副会长方垂弘表示,公众的绿色消费理念需要培养,一方面政府部门应当为公众搭建可信的、便捷的绿色消费平台,并从法律角度保障共享产品的安全性,严厉处罚破坏共享产品的行为,另一方面也可以发动专家、环保达人参与共享,推广绿色消费理念。
对于如何避免资源浪费、过度共享,甘满堂认为,街头共享单车过多是短期市场竞争产生的结果,不必过分限制,可通过市场竞争淘汰掉一批企业,当前要做的是要求共享单车企业做好维护工作,包括单车的停放、修理等。
虽然尚存在诸多问题,但采访中专家学者们指出,资本大举布局共享产品的时代已经来临,在这种大背景下,物品所有权的重要性将不断降低,“拥有”反而意味着要花费更多时间、金钱、人力去维修、保养和升级,共享的生活方式提升了物品使用效率与使用价值,在市场经济及相关政策引导下,“共享+”的消费模式必将逐渐规范、成熟。
在百度中搜索“共享+”,这把火能烧多久?
在好搜搜索“共享+”,这把火能烧多久? 在有道搜索“共享+”,这把火能烧多久? 在搜狗搜索“共享+”,这把火能烧多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