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E网赢 日期:2017/10/21 13:54:08 浏览次数: 我要收藏
“魔镜魔镜告诉我,我穿什么样的衣服才好看?”
“好想每天都穿新衣服!”
“想穿大牌,无奈太贵……”
这些曾经遥不可及的梦想,如今可能要成真了。
近日,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分别走访了沪上两家引入互联网营销新模式的女装公司,它们都从传统服装企业转型而来。其中一家购入“智能镜”帮助试衣,提供合适的穿搭方案;另一家不用买衣服,提供线上租衣服服务。这些新型消费方式的市场反应如何?能否让人们不再“永远缺一件衣服”?
噱头大于实际效果?
“智能试衣镜”曾经备受期待。
早在2012年,日本Seraku公司就发布了一款智能镜子,它是一个带有半透明反光镜面的智能显示器,可以显示天气、体重、便签等信息,并感知用户的操作手势。2015年,美国MemoMi公司推出可试衣的交互式智能镜子Memory Mirror,只要用手指在镜子上划一划,就能换上不同颜色、款式、大小的衣服。它能记住之前的试穿记录,供顾客对比选择,还可以增加配饰,不用人转脖子就能360度浏览上身效果。
后来,市面上还陆续出现了eBay的交互式购物助手、松下的“flaws all”镜子、Ecovacs机器人公司的Benebot购物智能机器助手、香港理工大学研发的“智能试衣镜”,上海、广州一些科技公司也有各种类似产品面世。
智能试衣镜(资料图)
智能试衣镜上市之初,美国不少服装店争相购入,国内商家同样不甘落后。理想中的服装销售模式应该是:顾客先在网上浏览商品,包括款式、颜色、评论,然后在镜子前“试穿”,确定好目标购买服装后,数据自动发送到仓库,快递员就会将衣服送到顾客手中。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走访沪上一家拥有10多年服装销售经验和成熟供应链的品牌,它在维持传统服装店经营的同时,于2016年新开了一家提供个人形象解决方案的体验式店铺,店里便引入了智能试衣镜。
这家位于正大乐城的新店经营近一年后,店铺的市场负责人告诉记者,“智能试衣镜目前还不够智能,给出的穿搭建议不一定是最优方案,常常需要造型师为顾客重新搭配。而且到店的顾客一般不太相信那个虚拟的影像,最终还是会选择自己试。”
这样一来,智能试衣镜在问世之初宣传的辅助顾客试衣的作用,基本没有发挥出来。
“加上智能试衣镜价格昂贵,使用麻烦,采集身型数据时需要穿紧身衣,多数顾客便放弃使用了,更不会买回家。”这位市场负责人坦言。
服装店内的智能试衣镜
审美和灵感是机器做不到的
该店的造型师表示:“智能试衣镜目前只能收集到身高、体重、体型等外型数据,但无法判断顾客的形象、气质,不能根据其职业、喜好和生活场景来进行个性化的选择。顾客只想变得更好看,但具体怎么做他们往往并不知道。穿搭艺术不仅要看顾客现在是什么样,更重要的是看他们自己想成为什么样。个人形象设计是一个整体,穿衣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造型师常常要大胆突破,为顾客打造合适的新造型,而审美和灵感是机器做不到的。”
虽然部分有经济实力的大品牌,依然在推广智能试衣镜。但事实上,它已沦为一种吸引顾客试衣的销售体验方式。由于智能化低、使用麻烦、价格昂贵等问题,智能试衣镜及相关线上销售计划暂时被搁浅,如今,它被转向了线下体验式销售。
记者看到,在线下体验店内,设有传统服装展示区、化妆间、洗头间、拍照区,顾客享受一对一穿搭顾问的指导。同时,造型师每天在微信群中指导顾客穿搭,定期开设线上、线下的形象设计课程,还有不定期的小型派对,同时销售服装。在智能试衣镜变得真正智能之前,线下体验还无法完全被线上销售替代。
服装店内的化妆间
一年5000元换百件新衣
每月300-500元,天天换新衣,你会接受吗?
服装租赁本不是新鲜事。传统的服装租赁主要是礼服、婚纱、演出服等符合特定场合需求,但价格昂贵、使用频率较低的服装。可是近年来,日常服装也加入到了租赁大军。随着国外服装租赁网站Rent The Runway等的兴起,目前国内也出现了几家初具规模的线上服装租赁公司。
记者走访的这家沪上服装租赁公司,从礼服租赁起家,2015年搭建了线上礼服租赁App,2016年涉足日常服装租赁。服装来源于买手全球采购和部分合作品牌供货,结合了美国当红时尚电商Rent The Runway的礼服日租和Le Tote日常装月费订阅运营模式,提供1万多个服装款式的租赁,至今已累计了上万会员。
这家服装租赁公司的创始人表示,“假设一二线城市的白领一年在服装上消费2万元,其中20%闲置,那么每年浪费4000元。如果换成租衣服,每个月大约花费300-500元,一年5000元左右,就能穿到一百多件新衣服。”
市场数据反映出了服装租赁的巨大需求,截至2017年2月,日常服装租赁已经超过礼服成为了公司主要的盈利来源,衣服平均上架2个月即可回本,公司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实现了收支平衡。这样的飞速增长,连商家自己都没有想到。
由于礼服需要反复试穿和挑选,所以该公司目前只在上海黄浦区九江路保留了一家实体店,提供礼服试穿和化妆等体验服务。而日常服装租赁,包括选衣、下单,则都是在App上完成,由仓库直接发货,全国往返包邮,公司提供清洗消毒服务。在上海郊区,公司设有仓库,由专人完成清洗、消毒、翻新、报废、收纳、发货等服务。
实体店内的礼服
共享服装“攻陷”衣橱?
上新快、价格低、不用洗衣服、降低收纳麻烦、减少服装闲置……种种好处,使得服装租赁备受年轻顾客的追捧。
但在社交媒体上,依然有很多负面评价:
“对衣服的清洗消毒不放心。无法接受无数人穿过的衣服,宁可自己买、自己洗”;
“因款式少、质量差、没有合适的码数等原因无法租到中意的衣服”;
“买家秀和卖家秀完全是两回事,租的衣服没有买的衣服适合自己”;
租衣服只能穿一次,不如买衣服划算”
……
此外,还有不少顾客对记者表示,“逛街购物是女生重要的消遣和社交方式,租衣服虽好,却剥夺了自己买衣服的乐趣和与闺蜜共处的时光。”
互联网观察者、速途研究院院长丁道师称,服装租赁有几大短板:
1,缺乏试穿场景,抑制冲动性购物消费。
2,物流仓储成本高。每单来回成本几十元,用增加物流成本来补缺闲散衣物的浪费,其实是用一种浪费来填补另一种浪费,丧失了共享经济的本质意义。
3,管理运营成本高。租衣是一个小众市场,订单量不可能像网约车和共享单车一样出现爆发式增长,这意味着高昂的管理和运营成本无法被摊薄,最终有可能陷入恶性循环。
他建议,服装租赁公司应转型做二手服装平台。如果能构建一套服装消毒、保养的标准化流程,是可以把二手服装的销售市场做起来的,它的意义,比服装租赁更大。
创新模式还需市场检验
一项对一二线城市90后年轻女性的调研发现,现代女性每个月平均要买3-5件衣服,一年就有40-60件。然而即便是在这样大规模购置新衣的情况下,大部分女性还是会抱怨“没有衣服穿”。服装流行趋势的快速更新迭代、社交平台的炫耀攀比、冲动消费心理驱使,让很多衣服只穿3-5次、甚至1-2次就闲置在衣柜里。
与此同时,中国一年有超过2600万吨的服装被丢弃,却并没有完善的服装回收体系。这些被丢弃的服装,大部分是人造纤维,不会被自然降解。有环保组织曾表示,整个服装产业链是继能源行业之后,全球范围内第二大污染行业。目前来看,服装租赁似乎是一个更符合市场现状、且更具有可操作性的新模式。
然而,任何一项创新都有其局限性,需要在发展中不断解决问题,一旦技术突破、真正符合市场需求,将会迎来势如破竹的高速发展。而在此之前,往往可能经历很长一段被低估的时期。
“智能试衣镜”目前的鸡肋地位不代表未来没有前途,服装租赁一时的快速发展,也不一定意味着就能高枕无忧。一个好的互联网+服装模式,可以在创造经济利益的同时对社会做出贡献。怎样在满足女性爱美天性的同时,缩短她们试衣购衣的时间、增加闲置衣物利用、提供优质的服装搭配方案,同时努力保护环境?是每一家负责任的服装企业必须要考虑的事。
在百度中搜索“智能试衣镜”不智能,“共享衣橱”不如自己买?
在好搜搜索“智能试衣镜”不智能,“共享衣橱”不如自己买? 在有道搜索“智能试衣镜”不智能,“共享衣橱”不如自己买? 在搜狗搜索“智能试衣镜”不智能,“共享衣橱”不如自己买? |